想要做好綠化養護,該怎么樣做好 ?
綠化養護對城市綠化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城市高樓大廈在不斷的建起,慢慢在一些綠化上開始忽略,所以說要保證綠化養護的價值,那么綠植,或者是綠草,其他的植物都可以種植,空氣,環境也更加的美好,但是綠化養護不簡單,想要做好,做對要怎樣做好呢?
一、土壤的科學管理
土壤對植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僅是一切植物生產成長的基礎,還是植物水分和營養的儲藏和供養室。植物生長的好壞和土壤有密切的關系,綠化養護就必須要通過各種手段去提高土壤肥力,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環境。對于園林綠化來說,松土除草是土壤管理首先應進行的必要步驟,疏松表層土壤,可以有效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量,并能夠明顯改善土壤的通氣性,使其中的有機質更快的分解和轉化,這樣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得到提高,讓植物的根系能更好生長。具體的松土方法應根據植物類別的不同而各異,一般來說,草本植物的松土深度應為5厘米左右,而樹木(灌木除外)的松土深度應在5-10厘米之間,而松土次數每年大致為兩次,大灌木、喬木可以兩年一次。另外,雜草對植物的危害很大,會與植物爭奪水、氣、肥、熱,對于景觀園林來說還會有礙觀瞻,所以必須經常去清除植物附近的雜草。松土與除草可以同時進行,除草的次數應為一年多次,而范圍對于樹木來說,應在其樹盤之內為宜。
二、定期灌溉與排水
土壤中的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灌溉和排水的工作必須定期進行,只有做到定期才可以有效調節土壤中的水分多少,使植物體內的水分保持平衡,保證其正常生長。對園林植物單株的灌溉方法是應以樹木的基干作為圓心,位于盤內實施灌水養護, 一般盤深可控制在15-30厘米之間,以樹冠滴水為標準,在灌水養護之間應位于盤中進行松土,令水分充分滲透,并將圍埂鏟平。需要說明的是,應注意灌溉的范圍,如灌溉范圍偏小的話,會使離干基較遠的根系部分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補給,影響植物生長。灌溉需要注意的是灌水應適量、適時,灌飽、灌透,但忌過量;當遇到干旱時,應在追肥后馬上灌溉,因為土壤水分不足,只追肥會加重旱情;另外,灌溉所用水質嚴禁使用廢水、污水,盡量避免硬水而應以軟水為主。排水是避免水分過多給植物帶來缺氧的危害,經常使用明溝排水、暗溝排水以及利用坡度的地面排水等方法。
三、合理的施肥管理
施肥是養護管理的重要環節,合理的施肥能更好的補充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加速其生長。首先應注意施肥的時間,在種植階段應對園林植物進行基肥處理,一般在晚秋實施,因為此時是植物根系的生長高峰期,施肥可以促進其根系的生長并幫助植物過冬,為第二年的生長打下基礎。在植物生長的前期和后期實施追肥,在植物的開花前、花牙分化期及生產的高峰期進行前期追肥;在花后和花芽分化期進行后期追肥,時間應根據具體地區和植物的種類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四、加大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在城市生態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群落的抵御病蟲害能力是現階段園林綠化工程養護與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內將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優化結合,實現地被植物群落、灌木、喬木的完美結合,增大園林綠地的綠化層次,植物的種群多樣性和物種之間相互制約能力,降低由于發生病蟲害而導致物種單一的局面。同時還要注重從根本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定期為植物施加防治病蟲害的葉面追肥,以增強植物自身的抗病蟲害的能力,通過改善養護和管理措施,提高植物本身抗病蟲能力。